找到相关内容58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浅谈戒律的重要性

    一切善法的根本,如地总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”,   又《遗教》云:    “若无净戒,诸善功德皆不得生。”    所以持戒才能生诸善法,防止一切恶行。  5、持戒能得解脱。戒为四圣的阶梯,诸佛因此得...才能久住,生死方可解脱。   参考资料:   1、《涅盘》  2、《遗教》  3、《四分律》  4、《楞严经》  5、《梵网经菩萨戒本讲记》演培法师著  6、《沙弥律仪要略》藕益大师著  7、《戒...

    界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549710.html
  • 六度与四摄

    持戒。戒为一切善法之本。   《佛遗教》云:“若人能持净戒,是则有善法。若无净戒,诸善功德皆不得生。是故当知,戒为第一安稳功德处。”戒有三种:(一)摄律仪戒。此是止持。以止而不作为持戒,即无恶不断...退,意志坚强,心无懈疲,勇往直前,则能出生一切善法,乃至圆满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《佛遗教》云:“汝等比丘,当勤精进。譬如小水长流,则能穿石。若行者之心,数数懈废,譬如钻火,未热而息,虽欲得火,火难...

    张秉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62258269.html
  • 如来的忍辱柔和衣

    反之,如果知道回光返照,忍恶无嗔、忍心不动,能作自己的主人,内心自然平静自在。如此,不但自利亦能利他。所以《佛遗教》说:“忍辱多力,不怀恶故,兼加安健。”忍辱是自利利他的善行,在成就学业、事业、道业...

    见胆法师

    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10/12/192046629.html
  • 忍气吞声不是真修行

        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,“度”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,而“忍辱度”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。比如《遗教》说:“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,如饮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。”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五十七也说:“云何忍辱?谓由三种行相应知:一、不忿怒,二、不抱怨,三、不怀恶。”另《大智度论》卷六亦云:“众生种种加恶,心不嗅恚;种种恭敬供养,心不欢喜。……是为众生中忍。”同书卷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忍辱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2206321894.html
  • 老比丘谈笑为佛所诃

    摘自:《法句譬喻.卷三》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  省思   《佛遗教》云:“若种种戏论,其心则乱,虽复出家,犹未得脱。”故事中的七位老比丘,当初因渴慕佛法,突破种种障碍,才得以出家修行。后因一时迷失,沉溺于俗事戏笑,忘却无常逼迫。所幸在佛陀的...

    佚名

    |无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007014647.html
  • 星云大师在重庆华岩寺作《以忍为力》的演讲

    ,是宽容的慈悲,是见性的菩提,并引用《佛遗教》中之经典,告诫佛学院全体师生及在场所有听众:“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,如饮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。” 演讲结束后,星云...

    重庆华岩寺

    |星云大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4/1935088810.html
  • 圣严法师答: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?

    圣严法师答:‘一心不乱’这句话,出于《阿弥陀》,在《遗教》中也说到‘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’。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,又称念佛三昧,或称般舟三昧,或称一行三昧。在晋译《华严经》卷四十六〈入法界品〉中,列有二十一种念佛三昧;而《阿弥陀》则说若一日乃至七日,专持‘阿弥陀佛’名号,能得一心不乱,临命终时,即得往生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学佛群疑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561611690.html
  • 世间一切财产中 知足少欲最殊胜

    离贪自在行,谁亦不相干,王侯亦难享,知足闲居欢。——《入行论》   远离一切贪欲执著,随心所欲、自由自在地行持,与谁都没有牵连纠缠,这样的快乐即使王侯也难以享受,因此,知足少欲在世间中非常需要。   《佛遗教》云:“行少欲者,心则坦然,无有忧畏。知足之人,虽卧地上,犹为安乐。”知足少欲的人,心很坦然,远离担忧、痛苦、畏惧;知足少欲的人,即使睡在地上,没有盖的也没有垫的,他的心仍非常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讲

    |知足|少欲|财富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08210721409.html
  • 忍气吞声不是真修行

    忍辱是六度中的第三度,“度”是度过烦恼苦海之意,而“忍辱度”的确也有忍气吞声的意思。比如《遗教》说:“能行忍者,乃可名为有力大人。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,如饮甘露者,不名入道智慧人也。”《瑜伽师地论》卷五十七也说:“云何忍辱?谓由三种行相应知:一、不忿怒,二、不抱怨,三、不怀恶。”另《大智度论》卷六亦云:“众生种种加恶,心不嗔恚;种种恭敬供养,心不欢喜。……是为众生中忍。”同书卷十五也有:“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262939759.html
  • 业障无尽誓愿除

    惭愧忏悔的心念”,和“常常做出忏悔业障的行动”而来的。  另外,佛陀也在遗教里开示我们说:“惭耻之服,于诸庄严,最为第一。惭如铁钩,能制人非法,是故常当惭耻,无得暂替。若离惭耻,则失诸功德,有愧之人...

    悟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24240950.html